最新资讯
首页  最新资讯
Scratch编程教学走进枫林小学:从“语言认知”到“动作实践”高校师生带枫林学子解锁编程世界
发布时间:2025-10-28 17:10:27 被阅览数:14
内容摘要:  2025年10月15日至22日,信息工程系范骋宇、谭海燕两位老师带领算机协会学生团队,连续两周走进枫林小学,开展《Scratch编程系列》课程前两期教学。课程以“语言启蒙+动作实践”的递进式设计,从编程概念导入到场景化作品创作,引导小学生在趣味互动中建立编程思维。第一课:把编程比作“说话”,打开逻辑思维之门10月15日的“初识Scratch”课堂上,范骋宇老师以生活化比喻破解编程抽象性:“编程语言就像人类的汉语、英语,‘积木指令’是词汇,‘执行逻辑’是语法,学会组合它们就能让电脑听懂你的想法。”他通过对比“用语言说‘向前走’”与拖拽“移动10步”积木的操作,让学生理解“输入-响应”的基本

2025年10月15日至22日,信息工程系范骋宇、谭海燕两位老师带领算机协会学生团队,连续两周走进枫林小学,开展《Scratch编程系列》课程前两期教学。课程以“语言启蒙+动作实践”的递进式设计,从编程概念导入到场景化作品创作,引导小学生在趣味互动中建立编程思维。

第一课:把编程比作“说话”,打开逻辑思维之门

10月15日的“初识Scratch”课堂上,范骋宇老师以生活化比喻破解编程抽象性:“编程语言就像人类的汉语、英语,‘积木指令’是词汇,‘执行逻辑’是语法,学会组合它们就能让电脑听懂你的想法。”他通过对比“用语言说‘向前走’”与拖拽“移动10步”积木的操作,让学生理解“输入-响应”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协会学生化身“小助教”,手把手指导孩子们认识Scratch界面的角色区、积木库,协助完成首个编程作品——让默认小猫角色“说”出自己的名字。“原来代码不是冰冷的符号,像和电脑聊天一样!”五年级学生拿着平板展示作品时难掩兴奋。



第二课:动作积木“导演”海底探险,碰撞检测显智慧

10月22日,课程进阶至“动作积木——拜访朋友”主题。谭海燕老师以“海底探险”为情境抛出任务:“让潜水员依次拜访水母、螃蟹朋友,碰到鲨鱼要立刻逃跑。”她重点演示“在2秒内滑行到x:100y:50”“碰到角色时”等核心积木,详解坐标定位与碰撞检测的原理。



课堂上,学生们分组调试参数:有的反复调整滑行时间让潜水员“走得稳”,有的通过“右转180度+移动30步”组合设计逃跑动作,还有小组为角色添加“你好呀!”“快跑!”的对话气泡。“小助教”们穿梭指导,针对“鲨鱼没触发逃跑”等问题,引导学生检查“碰到角色”指令的角色选择是否正确。当潜水员成功避开鲨鱼抵达终点时,课堂响起阵阵欢呼。



校际协作播撒科技种子

两节课从‘是什么’到‘怎么做’,循序渐进的设计特别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枫林小学科技辅导员表示,学生不仅掌握了动作积木用法,更在任务中理解了逻辑顺序的重要性。范骋宇老师介绍,系列课程后续将融入“循环指令”“变量设置”等内容,逐步构建完整的编程知识体系。



据悉,计算机协会学生也在教学中收获成长:“给小学生讲清楚‘滑行’和‘瞬间移动’的区别,让我对基础指令的理解更透彻了。”此次活动是信息工程系“科技进校园”的常态化实践,通过“高校师资+学生助教”模式,让编程教育扎根基础教育土壤。

 一审:陈晓玲 二审:徐龙静 三审:罗建军


上一篇:下一篇: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