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首页  最新资讯
深化校企合作,共育信息人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赴厦门开展企业调研与拓岗交流
发布时间:2025-10-19 22:47:48 被阅览数:11
内容摘要: 为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10月15日至16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郑健带队,系副主任周向荣和陈峰震、校企办主任蔡海雄同赴厦门,对多家知名信息类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走访调研,旨在把握行业发展脉搏,收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挖掘优质就业岗位。首站:聚焦物联网实操技能——走访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首站,郑健副书记一行来到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仓储、物流、零售、资产管理等领域,在柔性抗金属RFID标签细分市场具有显著

为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1015日至16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郑健带队,系副主任周向荣和陈峰震、校企办主任蔡海雄同赴厦门,对多家知名信息类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走访调研,旨在把握行业发展脉搏,收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挖掘优质就业岗位.

首站:聚焦物联网实操技能——走访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研首站,郑健副书记一行来到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仓储、物流、零售、资产管理等领域,在柔性抗金属RFID标签细分市场具有显著优势。

在英诺尔公司,调研团队认真了解了企业的发展历程、核心业务范围以及产品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应用场景。

随后,团队与公司林总举行了座谈交流。双方重点围绕物联网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专业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林总在交流中指出,当前物联网专业涵盖面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端的推广应用,企业对普适性操作岗位的需求有所变化。他特别建议,院校在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时,可更加侧重于感知层与数据采集等实操性强的技术方向,着力培养掌握设备装配、系统测试、产品适应性改造等核心技能的专项实施人才,此类具备扎实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将更具就业竞争力。这一建议为信息工程系物联网相关专业的方向微调与课程优化提供了宝贵思路。

  第二站:对接智能家装产业需求——探访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

调研团队的第二站是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立林科技是国内知名的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整体解决方案设备提供商,主要从事楼宇对讲、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产品行销海内外。

在立林科技,郑健副书记一行首先参观了企业的发展陈列馆与现代化智能展厅,直观感受了企业从初创到引领行业的技术演进历程,并重点观摩学习了其先进的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郑健副书记简要介绍了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及信息工程系的基本情况、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特色。双方就校企合作的多种可能模式进行了广泛交流。立林科技人力总监曾总表示,近年来随着智能家装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与调整,企业用人需求也随之变化。针对高职专科层次的学生,企业目前更倾向于招聘在电子信息类产品生产线操作、智能设备检测与维修、以及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岗位上有专长的人才。双方还就即将开展的校园招聘计划进行了初步对接,为后续毕业生实习就业奠定了基础。

  第三站:探索XR前沿技术与数媒融合——走进厦门蚂蚁特工科技有限公司

调研的最后一站,团队抵达厦门蚂蚁特工科技有限公司。蚂蚁特工是一家以XR(扩展现实,包括ARVRMR)与AI(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专注于为文旅、教育、营销、展览展示等领域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解决方案,在XR大空间技术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在蚂蚁特工,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公司以XR+AI技术驱动的前沿产业布局,并亲身体验了其打造的“地球梦”主题XR大空间沉浸式项目,感受了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科技魅力。在与公司林总的座谈交流中,双方就当前虚拟现实领域的软硬件技术发展趋势、市场应用前景等议题交换了看法。尤为重要的是,双方共同探讨了蚂蚁特工在XR大空间内容开发方面,与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展项目合作、人才共育的可行性,这为信息工程系在新兴技术领域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学生实践与就业方向开辟了新的路径。

调研总结与展望

此次为期两天的厦门企业调研之行,内容丰富,取得预期的效果。通过实地走访与面对面交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不仅深入了解了厦门地区信息产业头部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沿技术动态,更精准地把握了市场对信息类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方面的具体需求。各家企业提出的中肯建议,为信息工程系在“十五五”期间优化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此次调研有效搭建了校企沟通的桥梁,拓展了学生的潜在就业渠道。信息工程系将认真梳理总结调研成果,将其融入未来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实践中,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契合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图文:蔡海雄 一审:陈晓玲 二审:徐龙静 三审:罗建军



上一篇:下一篇:
站内搜索